11月12日,在庐阳区社会组织创新园二楼会议室,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与灵析、势成非营利组织风险管理中心携手,成功举办“公益数据分析与公益品牌建设工作坊”。
来自青海格桑花教育基金会、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安徽博爱基金会、安徽仁爱公益基金会、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肥西弘爱志愿者协会、芜湖阳光爱心协会、涡阳县爱心者协会等安徽公益机构的伙伴们参加。
捐赠人服务——公益机构服务的重要一环
公益机构说起“服务”两字,率先想到的是服务对象。在当今筹款加剧的时代背景后,如何做好捐赠人服务,是值得所有公益机构思考的话题。
当天上午,灵析客户经理、华东区负责人李壮老师带领《公益机构捐赠人维护管理策略》课程。
“每年的9月7日至9日,对于公益机构来说,是一年中筹款的重要机遇。分析99公益日数据,我们得到:2015年到2016年捐赠人次增长230%、项目增长67%,2016年到2017年人次增长87%、项目增长77%,捐赠人次增长速率下降,项目增长提速。”李壮说。
面对腾讯平台筹款竞争不断加剧、平台红利不在的情况,开发更多社会资源成为公益机构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募款即募心
李壮从捐赠人的获取、提升、稳定、衰退、流失五个重要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结合各个领域优秀公益机构案例,使得参加工作的安徽各家公益机构更加透彻分析自身优势与特点,了解捐赠人维护管理手段,贯通捐赠人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措施,通过财务模型来制定全年筹资计划,合理筹款让机构细水长流、稳健发展;突击筹款不是长久之路,全年筹资计划很重要。
“维护一个老捐赠人的成本,实际上只有获取一个新捐赠人成本的1/5。”
与此同时,李壮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一个更有效的筹款方式——月捐,公益机构筹款的必由之路,降低公益门槛,是未来公益行业的发展趋势。
数据公益——挖掘浩瀚数据背后的价值
徐永光曾在《互联网颠覆公益界》一文中提到:“每一位手中握有智能手机的个人和机构,均有平等权利和机会参与公益资源的分配。而在‘新媒体赋权’的权力再分配中,赢家必定是那些公信力强、效率高并且追上技术革命步伐的公益组织。”
李壮结合灵析联系人管理系统,从数据收集模块、数据整理和分析模块、数据传播模块三个层面,分析公益机构数据背后的价值。
随后,参加工作坊的各家公益伙伴,跟随李壮讲解,体验了表单、活动、筹款、邮件等各个环节的线上实际操作。
公益品牌——公益机构的无形价值
随着中国公益浪潮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社会组织近70万家,社会组织业务同质化、服务同质化、名称同质化严重,社会组织亟待品牌建设。
势成非营利组织风险管理中心负责人韦栋,从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推广、品牌评估、品牌调整五大方面,让参加工作坊的公益伙伴讲解公益品牌背后的操作与力量。
经过一天的学习充电,参会的各家公益组织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对后期工作有实用指导作用。期待通过此次工作坊,能够让安徽公益走得更稳健、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