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公益界的年度盛会——“2017年安徽公益行业交流论坛”在9月24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不仅有主题突出的嘉宾分享主论坛,更有议题鲜明的安徽本土公益经验交流的6个平行分论坛,快跟小编看看6个分论坛都有哪些精彩的内容。
环保议题分论坛
——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承办
论坛目标:讨论和建设安徽环保公益的联合力量,推动安徽公益环保更进一步的发展。
论坛邀请了合肥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李孝林处长为大家介绍了合肥市水环境治理现状,分享了合肥市环保部门在保护巢湖方面所用的“湖长制”工作方法;
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张军为大家分享了安徽公益环保现状,回顾了安徽环保公益发展的历程,为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张军
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丁洁,则从发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经验分享,提出安徽公益环保联合平台应注重公众的作用;
国祯爱心慈善基金会项目官员王凯为大家介绍了国祯镔铁环保奖的设立背景,表达了企业、基金会参与环保联合平台建设的意愿。
安徽公益环保联合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多方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直接沟通,对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换起更多人保护本地环境的意识,共做环境守护者。
残障议题分论坛
——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承办
首先是嘉宾分享环节:
首先是春雨家长组织胡晓花分享了《家长组织存在的意义》,介绍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特征、孤独症儿童家庭背后的故事,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合肥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康复,从一个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一个家庭的付出,通过家长组织给这些家庭更多精神支持,家长们能够抱团取暖,然后在孩子康复过程中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石家庄“爱心互动”残健互助协会宋玉红分享了《残障群体自我成长与自立生活》,阐述了新时代残疾人的生命意义。自立生活的核心理念是“自主选择、自主决定、自主负责”,通过多年在组织活动中遇到各种困难,从2006年注册,从机构名称上的变化,包括非残障及残障朋友之间相互观念的改变,让残障伙伴之间都不再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而是可以相互取暖、彼此鼓励的伙伴,是独立自主、有尊严、有力量、有价值的,真实存在于这世界的人。伴随着残障群体家人的观念不断改变和更新,如何树立自信通过自我的成长能够幸福快乐,开启自立生活。
海口市蓝湾社区服务中心韩苏分享了《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探索》:自己如何加入公益行业的,做公益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更是团队的力量,生活中靠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己在开展康复事业中作为服务机构所遇的困难,政府政策上的支持的方向,家长对于孩子关注度上的变化,服务中心以自己的特色求发展,发展每个孩子身上的不同,针对性的进行个体康复,做家长的专业培训等等,机构不断的在创新自己服务的模式。
各位嘉宾分享结束后,主持人时艳侠现场针对《社群在残障事业中心的作用及如何推动社群成长》这个主题,展开了对王奕鸥、杨青风、宋玉红、胡晓花、韩苏的访谈,王奕鸥分享了在组织社群培训的时候发现社群成员通过培训激发了思想,然后走出来带领一群人创造自己的价值改变人生,重要的是,希望能够呼吁更多人参与其中,建设一个更友好的环境,从方方面面让社群成员相互鼓励,一起共享生活的美好;杨青风就社群和社群之间的影响和交流,列举了工作生活中几位盲人伙伴通过互相激励改变自己,创造生活中的奇迹,促进就业;宋玉红老师和胡晓花也相继发言,时艳侠总结大家一起畅谈的感想,推动社群成长给社群成员真的带来更好的改变
社会性别议题分论坛
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承办
论坛主题是:公益行动中的社会性别视角
论坛邀请了四位省内外嘉宾来分享:
首先是爱邻社工服务社的项目主管王如分享了城市社区妈妈成长小组经验,他们给带孩子的全职妈妈提供了互动交流和接触外界的平台,提升了全职妈妈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位嘉宾是来自阜阳大申庄农家女书社的社长刘全影,介绍了书社在村里开展的妇女动员与社区行动等工作,分享了成立书社的初心以及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第三位是来自安徽太阳伞儿童慈善救助中心的秘书长许锦屏,她介绍了太阳伞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开展儿童服务项目中的经验,比如借用具有性别意识的绘本走进学校开展活动等。
安徽太阳伞儿童慈善救助中心的秘书长许锦屏
最后一位嘉宾是同语的中心主任徐玢,她分享的主题是多元性别平等的公益实践:个人、家庭和亲密关系,希望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多元平等的性别意识,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有尊严的,都值得被平等地对待。此外,徐老师还分享了“多元性别群体家暴干预初探”,并表示如果安徽的伙伴感兴趣他们会邀请相关专家到安徽来进行培训交流,同时也非常欢迎在做儿童、青少年、学校霸凌这方面的组织和同语合作。
社会性别分论坛展示了社会性别视角下安徽本土几家公益机构的项目经验和意义,并促进了本地公益机构与外地机构的合作交流。
儿童议题分论坛
——安徽太阳伞儿童慈善救助中心承办
论坛首先由安徽太阳伞儿童慈善救助中心秘书长许锦屏进行了关于儿童性教育推广经验的分享,从机构的成立发展到项目介绍及反思,儿童性教育推广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从最初简单的教会孩子防性侵的目的,到让孩子了解更多关于性的科学知识,再到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土壤,让社会给予孩子更宽容的环境为导向,进行学校、家长、社区三方联动的推广工作。
安徽宿州阳光天使公益助学中心许春华作为邀请嘉宾分享了所在机构成立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从一名资助孩子交学费的爱心教师到组织志愿者团队再到注册成立公益机构,经过近十年的时间逐步走上现在的正规化公益团队。助学项目是很多儿童方面公益领域的共同点,但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避免让孩子造成依耐性,给困境儿童送去最需要的温暖,培养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能力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
安徽宿州阳光天使公益助学中心许春华
安庆市全人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申莉进行了机构介绍及困境儿童的工作分享,儿童的权益保护和社工的职业化发展是机构的发展方向。机构的生存需要有自主化研发和运营项目的能力,产品化的梳理要基于服务需求的回应,必须扎根社区来做服务,机构里团队伙伴间的沟通有助于梳理项目规划。通过到校社工服务、社工信箱、自主研发校本课程等方式,进行困境儿童的支持服务工作。
澳门同济慈善会肖四清介绍了自己的公益从业经历,并分享了所有教育公益机构共同关系的话题--筹资和组织发展。机构的发展基础是要有做事的人、有把事做好的能力、有钱去做和懂得合理资源配置。关于资金,机构的需要有筹款目标,提升团队的筹款能力,并且人人参与。筹资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做项目设计和能力建设,筹资人员的重要素质包括:谦虚、真诚;基本礼仪;不能死要面子;坚韧、不放弃。
嘉宾们分享过后,参与论坛的小伙伴们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互动提问,并一一得到了解答。此次论坛给公益圈的小伙伴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彼此之间建立连接,有助于各自机构的成长,大家也将联合携手,为共同关注的儿童提供更好、更合理的公益服务,让更多的志愿者可以参与进来,关注公益,关爱儿童!
流动人口议题分论坛
——合肥市华益儿童服务中心承办
安徽大学王琳老师首先就流动人口话题分享了《呼叫产业客服人员社会状况调研报告》:介绍了本次调研报告的项目调研背景、研究思路方法,并从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经济收入、人员流动性与签订劳动合同、择业想法与期待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的目前现状进行了分析。
安徽大学 王琳
接着东莞市同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宋刚虎分享了《我和工伤社群的同耕之路》;通过对自身经历的介绍,表达出工伤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工人自身也不是很了解,很多工伤者被隐藏起来,做演示给工人看,帮助工伤者维护自身的权益,预防工伤。多年来,工伤一直在发生,从社会不同角度看,预防也只是个人成面的,与社群工伤者走在一起面对困难,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家园,让他们走在一起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彼此诉说心声,搭建平台,互相了解自己,累计问题,先做个人成面,发表调研报告,呼吁社会关注这一群体。
最后,现场伙伴就家庭监管缺失的流浪儿童保护问题开展了探讨,很多伙伴都觉得自己所在的地区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些流浪儿童,并希望我们可以成立相应的服务网络,并积极的和当地的福利院进行对接,大家一起为这些流浪儿童做出更多的服务随后,在场伙伴探讨了留守流动儿童服务网络的运营及工作重点,并表达了可以进一步共同学习分享以及合作的意愿和可能性。
社区/社工议题分论坛
——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承办
论坛主题:多元*合作*改变 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建设
会议由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毕兰凤老师担任主持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贵侠老师任特邀嘉宾
庐阳乐年长者之家刘经虎分享主题《社区嵌入式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探索与发展》
包河区金玫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徐昊分享主题《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PPP(1+X)模式》
庐阳区实践家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徐加丽分享主题《磨店社区为老服务项目化运作》
庐阳区安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赵军 分享主题《文化养老 人文关怀》
庐阳区安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赵军
安徽乐邦慈善基金会 李园园 分享主题《基金会助力老年服务探索》
爱邻社工&芜湖路街道社会服务中心杨金晓分享主题《居家养老合作社—合作养老新模式》
蜀山区民生社工&西园街道社会服务中心 徐赤 分享主题《多方共同参与 筑巢情暖夕阳》
爱邻社工&常青街道社会服务中心 汪亚静分享主题《孝行社区营造—耄耋老人集体生日会》
蜀山区民生社工&琥珀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爱心观察员吴阿姨分享主题《公益摆渡—爱心观察员的故事》
琥珀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爱心观察员吴阿姨
互动交流环节
9月24日下午5点半,分论坛陆续结束~~
论坛虽然结束了,依然有一群小伙伴围坐在一起继续激烈的讨论
让我为他们点赞!
晚上7点,大地民谣开始啦!
—— 新工人艺术团友情献唱
多年投身公益领域,他们不曾忘却追求生命的多重韵味,一曲民谣、半壶大曲、有机小麦、手工技艺、单反相机等 一个人一把吉他,用生命影响着生命,让公益论坛的尾声变得如此动听,更让人沉醉于歌曲深厚的公益味道中。
苒
音乐会合照
以上照片来源于现场伙伴
特别鸣谢:合肥市庐阳区善拍公益传媒服务中心 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