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及框架
本次培训内容为志愿者管理、安徽公益机构发展现状、志愿者使命与参与精神和方法、项目设计等课程,具体如下:
时间 |
培训主题 |
主讲人 |
培训形式 |
附注 |
19:30—21:00 |
学员相互认识 |
张伟 |
|
|
时间 |
培训主题 |
主讲人 |
培训形式 |
附注 |
9:00—9:45 |
注意事项 |
张伟 |
讨论 |
|
10:00-11:40;
14:30--16:10 |
志愿者管理:志愿者的概念、意义;志愿者的素养、志愿者管理;公益与慈善的区别等 |
彭海惠 |
讲座+视频+讨论 |
|
16:10-17:30 |
安徽民间公益组织现状分析 |
张伟 |
讲座 |
|
19:00—21:00 |
学员个人经历分享 |
张伟 |
个人分享 |
|
时间 |
培训主题 |
主讲人 |
培训形式 |
附注 |
9:00—9:50 |
课程回顾 |
张伟 |
讨论 |
|
10:00-11:40;
14:30--17:30 |
志愿者使命与参与精神和方法:公益活动的性质、志愿的动机、志愿者的专业性、参与式工作方法 |
顾晓峰 |
讲座+视频+角色扮演+问题树练习 |
|
19:00—21:00 |
学员团队分享 |
张伟 |
各团队分享 |
|
时间 |
培训主题 |
主讲人 |
培训形式 |
附注 |
9:00—11:40 |
项目设计:计划、项目与实施;项目策划书 |
顾晓峰、张伟 |
讲座+案例分享 |
特邀余四博分享 |
13:30—15:00 |
课程回顾 |
张伟 |
分享 |
|
培力营目标评估
1、内容目标:了解志愿服务的内容和作用,了解志愿者团队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具,知道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基本知识;培养一批能够初步担负起志愿者团队内部培训工作的内训师。
从学员的的评估表及每天写的“收获”与“建议”的小纸条来总结和分析,大家对志愿服务的内容和作用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公益和慈善也多了一些了解,也认识了志愿者团队管理的相关方法和工具以及有关项目设计的内容,不过学员在具体工作中能够怎样有效的运用还有待跟进了解;此外,此次培训分为两期,关于内训师的部分放在下一期,具体目标达致程度要根据下期培训实际情况来分析和评估。
2、体验目标:理解公益机构的学习文化,特别是团队交流和分享的方式。
根据现场的观察,了解到来自不同组织的志愿者负责人都乐于分享,整个培训期间大家的交流互动比较频繁,还自发建立qq群、微信群,增加了彼此的交流互动。
培训经验和心得
1、作为针对安徽省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内训师开展的培训,第一期课程内容涉及志愿者相关概念介绍、志愿者管理的工具、意识、安徽民间公益发展现状等,让学员对于志愿者的相关要素多一些通识性的认识,也为下期的培训打下基础。
2、三位讲师的分工比较好,各自发挥所长,相互配合、默契度较高。
问题和反思
1、课程的设计上,根据参加者的特点,培训前做了一些调整,由于准备不是十分充分,有些细节部分没有考虑清楚。
2、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学员反应信息量较大,较难消化。
3、通过培训发现学员们对于志愿者认识的水平不一,参与实务经验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如有些学员做了很多年的志愿者,有些学员刚到志愿者组织。下次在甄选学员方面还是需要严格一些。
4、后勤组织上,准备比较充分,团队分工较好,大致上学员都比较满意,只是部分学员对于住宿条件和没有流畅的网络感到不大满意。
后续活动
1、我们将在今年8月份举行第二期的培训,并且会给大家布置“作业”,加强大家在项目策划书撰写、内训师能力提升方面的练习;
2、我们在9、10月份会到芜湖、安庆去给当地的志愿者组织做相关培训,希望可以对一些志愿者组织提供更多的支持。
张伟老师在讲课
顾晓峰老师在讲述“问题树”的运用
报告人:叶文婷
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