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
繁体中文|English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益和章程
    登记证书
    银行开户许可证
    益和理事
    益和监事
    收费标准
    益和简介
    大事记
    加入我们
    关注我们
    支持益和
  • 益和动态
  • 皖江伴行平台
  • 未成年人保护平台
  • 项目中心
    立本协力营
    安徽·和平台
    安徽志愿者培力营
    安徽民间公益慈善人物评选
    安徽民间公益组织成长支持
    草根组织成长支持
    安徽基层社会组织成长支持项目
    皖江伴行平台
    未成年人保护平台
  • 信息公开
    年报
    管理制度
    财务报表
    理事会决议
  • 安徽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思考
安徽公益传播

安徽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思考

联系方式

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
----------------------------------
电  话:0551-63881810
Email:yihegy@foxmail.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玻璃厂小区内西北角“左邻右舍”党群服务中心二楼

公益传播思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安徽公益传播 > 公益传播思考

志愿服务团队的死结

志愿服务团队的死结

作为一个爱好折腾的人,自己加入了也发起了无数的志愿性的兴趣或者服务小组,忽然发现一个规律:90%以上的都是最后不了了之。最近深刻检讨和反思中,自己咋越来越不靠谱?

在和一些志愿者组织交流时,很多组织的管理人员最头疼的也是怎么加强凝聚力,怎么留住志愿者的问题?有几个团队,都不约而同的向笔者吐槽做的很辛苦。就以笔者一直在观察一个转型中的志愿者组织的情况,作为一个小案例和大家分享。

某地有一群在非常有影响力的青年志愿者组成了一个团队,虽然一直没有注册,但是在当地有声有色的举行着各种典型意义的志愿服务:敬老院和孤儿院探访,社区爱心志愿服务,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从2012年开始尝试活动,到最后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几百名会员,经常参加活动也有近百人的庞大的组织(当我说庞大的时候,我知道很多志愿者组织都投来不屑的眼光,现在很多地方性的志愿者组织动不动都号称近千人的规模),这个团队的管理人员都很年轻,开始尝试规范管理,并扩大管理团队。但问题马上产生了:新加入管理团队人员,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和想法,有要做大和做影响力,有要做专业化服务的,有要和政府合作项目的,有要坚守民间性的;管理团队的负责,部门的增多,各种机构特有的官僚化开始产生,一个小服务项目需要几个部门协调和安排,开始引起很多人员的不满。加上现有领导人的问题,最后开始出现人员分流,有一部分对现有团队不满的人员自己重新建立一个团队。但令笔者预料的一样,这个分出来的小团队一样有人加入,有人逐渐离开,慢慢也开始浮现出一样的问题。

这个小案例是不是看起来非常眼熟,当笔者在安徽各地拜访一些志愿者组织时,相同的故事,相同的桥段在不断的上演中。这似乎成了志愿服务的死结,到底怎么破?

面对死结,笔者想从志愿者团队自身提出5个问题:

1.真的要正确认识什么志愿服务!很多激情满满的人,和笔者在每次发起一个志愿活动一样,一定要考虑好其中的工作强度和风险。问清楚自己,你做这件事是不是能成为你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我想大多数为现实所困的朋友,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否则真的不要想着做大做强,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即可。不要被自己的一时激情和冲动所蒙骗了;

2.搞清楚做事情和做团队(组织)的最大的区别。团队是因为要做事情存在的,但是当强调团队和机构自身时,管理团队需要肩负一项巨大的责任:你要为团队的存在,发展负责。很多志愿者管理团队一心想着自己要做的事情:使命,献爱心,解决社会问题,弘扬正能量等浮在空中的事情。当你要号召一群人去做的时候,你是否有对团队的发展,其中的个人成长有足够的责任感。当你说只要是献爱心,愿意做事,就可以加入,是否真的在为现有的团队人员负责?你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愿意为他们的未来负责吗?

3.搞清楚自己的团队到底是要做什么而存在的?所有的争吵,都是源于背后的动机和需求。了解清楚每个人真正的想法和价值观,否则事情越多越复杂,因为目的和价值观不同的,产生争执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要被那些言论所迷惑,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行动细节,他所做的才是他所认同的;

4.搞清楚谁是你的核心团队,谁是你需要一起战斗的人。其他的有资源的,有能力的,愿意投入的志愿者,如果因为目的,价值观等等不完全符合的人,一定要给别人明确的信号,你们是可以在那些层面一起合作。盲目的吸引不适合的人进入管理团队,这是在伤害现有的团队,也是在伤害不适合的人;

5.如果要管理一个团队,你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所有的团队管理都会面临的问题,和所需要的技术及能力。无论你是否是非营利性的,是否是因为爱心和信仰在一起?有些是团队和组织固有的问题,比如分工和协调,沟通和冲突,激励和绩效,如果没有兴趣去面对,就要找到合适的人或者支持。

 

从最近看到几个志愿者组织都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痛苦,有感而发。写在帝都出差之前,希望能隔空帮到那几个团队。




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4-08-01 08:39:48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体验经济视角下的NGO培训  下一条:你真的准备好“公益创业”了?
益和动态|收费标准|皖江伴行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平台|加入我们|网站地图|关注我们|支持益和|ABOUT US|投诉建议|公开承诺

合作伙伴

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2009-202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玻璃厂小区内西北角“左邻右舍”党群服务中心二楼

0551-65152687

皖ICP备13013154号-2